FinTech(金融科技)已在金融服务行业掀起巨浪.尽管人们认为FinTech初创公司具有破坏性,但它们与其他行业的初创公司同样脆弱.
那么,成功者的秘诀又是什么呢?陆金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计葵生(Greg Gibb)最近在上海分享了他的观点.
CFA
Institute︰FinTech公司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才能打造出一家成功企业?
计葵生︰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你需要做三件事;而对于P2P行业,你至少要从其中的两件事做起:
第一,你需要大量的客户.
第二,你需要大量的数据.
第三,你需要很高的信用风险技能.
事实上,能够从小型初创公司发展成为P2P大赢家的少之又少.正常情况下应有数十家,但不会是几百或几千家.
中国的P2P行业要壮大,你认为其中的阻力是什么?
大多数初创公司都缺乏准确的信用数据.它们的数据既不及时,也不成规模.
在这方面,征信机构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如果你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徵信系统,它的确有用;但它是不是跟香港的一样出色?不是.不过在还款能力和意愿等基础数据方面,它能提供70-80%的数据.它绝对是一种可以使用的预测工具,涉及到了3亿多中国消费者.现在,借助于电子商务和手机用户,中国还出现了很多第三方数据.
与征信机构相比,电子商务公司能提供更多的有用数据吗?
我认为它们的数据并不能被用作信贷决策的坚实基础.它有助于你更好地决策,但如果你只看电子商务数据,比如,我知道约翰已在淘宝花费了5000元,并发现他喜欢买鞋子等,这实际上并不会帮我做决定.你需要一个模型来分析数据,继而做出决策.
这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数据来实现.例如,微众银行在预先筛选微信客户、寻找借款人方面就做得非常成功.我并不明白在其信用模型中,这些因素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他们将这与信用关联在了一起,但你仍需大费周折来真正做出预测.
大型科技公司,如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目前对金融机构构成的威胁是否比初创公司更大?
这场游戏的关键是看谁能够使用好技术和数据接口,创建出两种类型的产品.这包括国家的金融产品,以及客户体验、可用性和易用性都出现了创新的互联网产品.你需要把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
说到提供客户体验更佳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似乎已在投顾机器人顾问方面占据了上风.我大约一年前就开始留意这个方面,想知道最近机器人为什么在美国变得那么红.它10年前为什么红不起来?我认为它大体存在两个原因.
一个是ETF市场正变得极其有效,机器人的主要投资工具是ETF之间的配置.二是智能手机的用户界面让人感觉非常舒服,能够轻松进行资产配置.机器人投顾实际上不会很快变火,因为我认为缺少ETF基础设施,没有低成本的优势,没有辨清长期投资方向.
关于区域差异,这点说得很好.它确实跟市场的複杂性有关.在成熟市场,人们需要数年才能懂得资产配置的好处.
就机器人的价值而言,我认为已有人做过计算,你至少需要投资三、四年才能获得收益.在中国,共有基金的平均持有期是6周.
回望过去,你认为陆金所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我认为FinTech的答案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你实际上需要两种类型的人.你需要金融服务人士,他们拥有风险管理和产品设计等专业知识,他们洞晓法规,了解投资者的目标.此外,你还需要具有互联网背景、了解网络世界运转规则的人才,这包括客户获取、客户管理和简化产品.
拥有互联网背景的人们很难适应银行工作.也许最不可思议的就是你被安置在一家大型金融服务集团的独立部门工作.
我们创办陆金所时,PeterMa曾说如果我刚设立了一个保险部门或银行,那么最难的就是招人.因此,他在这方面採取了不同的做法.我们从电子商务行业广纳贤士,又进入支付行业招揽人才.这些员工不戴领带,而且爱穿短裤.你必须寻找一种方法以获得专业知识,让不同群体进行互动.
这样你才能收获团队合作的好处.其他还有哪些关键事情必须做好?
我们还明白了开放平台模型是最好的创业方法.金融服务行业掌握了很多有关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这并不是像你雇佣了100位员工,就能得到所有的一切.我们现在70-80%的现金流是从金融机构购买,提供的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共有基金和保险产品等.客户可以把他们的银行账户与平台绑定在一起.
我们的产品还是太少,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你认为结局是什么?
谁能获得FinTech的最终胜利?会出现几家初创公司,但也会存在几个传统企业.
曹实, CFA
曹实先生是CFA协会亚太区金融分析研究总监.他开展原创性研究,并专注于亚太地区投资行业的会员教育工作.曹先生拥有逾 20 年的投资经验.在加入 CFA 协会之前,他曾在汇丰银行担任亚太地区高级管理人员.他最初在中国人民银行任美元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他还曾任职于美国的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先后在 Munder Capital 管理美国和国际股票基金,和在晨星为全球性金融机构管理多资产投资,曾获得美国投资行业著名的Lipper 奖.
曹先生曾接受广泛的商业媒体採访,包括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彭博社和CNN.他曾在行业研讨会及学术和行业刊物上讨论过资产配置、股票、ETF、固定收益、财务规划、退休及储蓄行为等课题.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做访问学者.